乙肝30年膽管結石2年,用藥后脾臟等異常如何治
爸爸患乙型肝炎30年,膽管結石2年,手上有肝掌,天冷時,手掌紅里帶黑紫色.現食用草藥,漸感脾臟腫大并有麻木感,后大便漸少;停藥后,漸感脾臟恢復但人體不舒服,火氣上升,眼看物有模糊感;再食用藥,大便好火氣下.;食用第二帖草藥時,又感脾臟腫大,大便漸少;又停藥,又感人體不適,大便四五天不下,食用通便藥后,第一次可,后又恢復原樣.問是否在用藥時傷及脾臟,還是腸道有病?該如何治療,求教肝病專家.謝謝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譚源駿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骨科
-
患者患乙肝多年且有膽管結石,用藥后出現脾臟腫大、大便異常等情況,可能與藥物副作用、病情進展、腸道功能紊亂、免疫系統異常、合并其他疾病等有關。 1. 藥物副作用:部分草藥成分可能影響脾臟和腸道功能。如某些草藥含有的生物堿等成分,可能導致脾臟腫大和腸道蠕動減緩。 2. 病情進展:長期乙肝和膽管結石可能導致肝臟結構和功能改變,影響脾臟和腸道。乙肝病毒持續損傷肝細胞,可能引發肝硬化,進而導致脾臟淤血腫大。膽管結石長期存在,可能引起膽汁排泄不暢,影響腸道消化吸收。 3. 腸道功能紊亂:腸道菌群失調、腸道動力異常等,都可能導致大便異常。 4. 免疫系統異常:乙肝病毒感染可能導致免疫系統失衡,影響脾臟和腸道的正常功能。 5. 合并其他疾病:如血液系統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等,也可能出現類似癥狀。 鑒于患者情況較為復雜,建議盡快到正規醫院就診,進行全面的檢查,如肝功能、腹部超聲、血常規等,以明確原因,并制定個體化的治療方案。治療可能包括調整藥物、抗病毒治療、治療膽管結石、調節腸道功能等。同時,患者在治療過程中應嚴格遵循醫囑。
2024-12-05 09:30
-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