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功友 副主任醫師
九江泌尿科醫院
肛腸科
-
上消化道出血常見的原因包括消化性潰瘍、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急性糜爛出血性胃炎、胃癌和上消化道腫瘤等。 1. 消化性潰瘍:這是最常見的原因之一,多由胃酸和胃蛋白酶對胃黏膜的自身消化所致。胃潰瘍多發生于胃小彎,十二指腸潰瘍多在球部。 2. 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常見于肝硬化患者,由于門靜脈高壓導致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當血管壓力過高或受到刺激時容易破裂出血。 3. 急性糜爛出血性胃炎:多因應激、藥物(如非甾體抗炎藥)、酒精等因素引起胃黏膜急性損傷。 4. 胃癌:腫瘤組織侵犯血管可引起出血。 5. 上消化道腫瘤:如食管癌等,腫瘤生長過程中可能導致血管破裂。 總之,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較為復雜。一旦出現相關癥狀,應及時就醫,進行胃鏡等相關檢查,以明確病因,并采取針對性的治療措施。同時,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飲食規律,避免過度飲酒和服用可能損傷胃黏膜的藥物。
2024-12-05 11:57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趙全生 副主任醫師
九江泌尿科醫院
肛腸外科
-
引起上消化道流血的病因很多,但以胃、十二指腸潰瘍和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引起的流血最為常見。 1、胃、十二指腸疾?。何笣儭⑹改c潰瘍、急性胃粘膜糜爛、應激性潰瘍、慢性胃炎、胃癌、胃息肉、胃平整光滑肌肉瘤、胃平整光滑肌瘤、胃粘膜脫垂、手術后吻合口潰瘍、套疊、胃肉芽腫病變、十二指腸憩室。 2、食管疾病:食管胃底靜脈曲張、食管責門粘膜扯裂綜合征、食管裂孔疝、食管炎、食管潰瘍、食管癌、食管良性腫瘤、食管憩室。 3、血管病變:主動脈瘤、脾動脈瘤、胃壁內小動脈瘤、血管瘤、胃粘膜下動靜脈畸形、遺傳性流血性毛細血管擴張癥。 4、肝膽胰疾?。焊斡不殚T脈高壓癥、肝癌伴門脈高壓癥、門靜脈血栓形成、門靜脈阻塞綜合征、膽道流血、壺腹癌、胰腺癌侵犯十二指腸、急性胰腺炎。 5、全身性疾病和其他:流行性流血熱、鉤端螺旋體病、肺原性心臟病、肺氣腫合并感染、凝血機制障礙、白血病、紫癜、血友病、彌漫性血管內凝血、淋巴瘤、尿毒癥、淀粉樣變性、結節病。
2024-12-05 11:57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何艷萍 主任醫師
九江泌尿科醫院
肛腸
-
上消化道出血最常見的原因包括胃十二指腸潰瘍、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急性糜爛出血性胃炎、胃癌和食管賁門黏膜撕裂綜合征等。 1.胃十二指腸潰瘍:胃酸和胃蛋白酶的侵襲作用,導致胃或十二指腸黏膜受損,血管破裂出血。 2.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多由肝硬化引起,曲張的靜脈壁薄,易破裂出血。 3.急性糜爛出血性胃炎:常因應激、藥物、酒精等因素導致胃黏膜急性損傷。 4.胃癌:癌組織侵犯血管可引起出血。 5.食管賁門黏膜撕裂綜合征:劇烈嘔吐、腹內壓驟然增加時,造成食管賁門黏膜撕裂。 總之,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多樣。一旦出現相關癥狀,如嘔血、黑便等,應及時就醫,進行胃鏡等檢查,明確病因,并采取相應的治療措施。
2024-12-05 11:14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陳邇東 醫師
山東大學齊魯醫院
三級甲等
普內科
-
主要是由于炎癥或潰瘍等,導致食管、胃、胰腺、膽道、十二指腸及小腸上段等臟器的黏膜破損、血管損傷,進而產生出血癥狀,其中,以胃潰瘍、十二指腸球部潰瘍最為常見;其次,乙(丙)肝肝硬化所致的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出血,也是上消化道大出血較常見病因,約占患者總數的20%左右。曾服用過阿司匹林、消炎痛、激素等藥物,或大量飲酒及吃很辣、很燙的食物后,出現惡心、吐咖啡色甚至鮮紅色液體,隨后伴有黑色或柏油樣便者,則多為出血性胃炎所致。此外,胃癌、食管和胃腸道腫瘤、血管畸形、賁門撕裂、消化道息肉、出血性疾病等都可以引起上消化道出血。
2024-12-05 11:5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