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覃黎葵 副主任醫師
廣東祈福醫院
三級甲等
消化內科
-
胃息肉是胃黏膜表面長出的突起狀乳頭狀組織,較小時多無明顯癥狀。其形成與幽門螺桿菌感染、長期應用質子泵抑制劑、遺傳、不良飲食習慣、膽汁反流等因素有關。治療方法多樣,需根據息肉的大小、數量、性質等選擇。身體感到不適時,務必及時就診,聽從醫生的建議進行診治,不要自己擅自用藥。
2013-12-20 10:31
1.定期復查:對于較小、無癥狀、病理為良性的息肉,可定期做胃鏡復查,觀察息肉變化。
2.內鏡治療:包括內鏡下息肉切除術、氬離子凝固術等,適用于有癥狀或較大的息肉。
3.藥物治療:如存在幽門螺桿菌感染,可使用四聯療法,包括阿莫西林、克拉霉素、奧美拉唑、枸櫞酸鉍鉀等根除幽門螺桿菌。
4.改善生活習慣:規律飲食,避免辛辣、油膩、刺激性食物,戒煙戒酒,減少對胃黏膜的刺激。
5.手術治療:若息肉巨大、惡變風險高或內鏡治療無法處理,可能需外科手術切除部分胃。
總之,發現胃息肉后應及時就醫,醫生會根據具體情況制定合適的治療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