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馮伙容 副主任醫師
云浮市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婦科
-
宮頸糜爛并不直接導致宮頸癌,但長期存在的慢性炎癥可能增加宮頸癌的風險。身體感到不適時,務必及時就診,聽從醫生的建議進行診治,不要自己擅自用藥。
2013-12-18 21:29
宮頸糜爛是一種常見的婦科疾病,通常由激素變化、感染等因素引起,表現為宮頸表面細胞異常。雖然它本身不是癌癥,但如果不妥善管理,可能增加患宮頸癌的概率。
1.炎癥反應:長期的宮頸炎癥可能刺激宮頸細胞,增加發生異常變化的可能性。
2.HPV感染:宮頸癌的主要原因是人乳頭瘤病毒(HPV)感染,宮頸糜爛患者若同時感染高危型HPV,風險更高。
3.細胞學監測:定期進行宮頸涂片(TCT)和HPV檢測有助于早期發現異常細胞,預防宮頸癌。
4.治療重要性:及時治療宮頸糜爛,控制炎癥,可以減少潛在的癌變風險。
5.生活習慣: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避免多個性伴侶,使用安全套,都有助于降低宮頸癌風險。
因此,雖然宮頸糜爛不直接轉為宮頸癌,但需要關注其可能帶來的潛在風險,定期篩查和適當治療至關重要。注意個人衛生,積極預防HPV感染,是預防宮頸癌的關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