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趙小青 副主任醫師
廣東省中醫院
三級甲等
脾胃病科
-
胃黃色瘤是一種在胃黏膜形成的黃白色瘤樣斑塊,其形成與多種因素有關,如胃黏膜損傷、脂質代謝異常、幽門螺桿菌感染、慢性胃炎及年齡增長等。身體感到不適時,務必及時就診,聽從醫生的建議進行診治,不要自己擅自用藥。
2018-12-28 07:39
1.胃黏膜損傷:長期的炎癥、刺激等導致胃黏膜受損,易引發胃黃色瘤。
2.脂質代謝異常:體內脂質代謝紊亂,脂質在胃黏膜沉積。
3.幽門螺桿菌感染:此病菌感染可破壞胃黏膜,增加胃黃色瘤發病風險。
4.慢性胃炎:長期的胃炎狀態影響胃黏膜功能。
5.年齡因素:隨著年齡增長,胃黏膜功能減退,發病可能性上升。
胃黃色瘤一般為良性病變,但仍需關注。如有發現,應及時就醫,由醫生根據具體情況制定治療方案。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肖起濤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你好,胃部有瘤性病灶,可能是慢性胃炎或其他刺激性因素造成的 不良反應。可以考慮手術方法治療。做好術后護理。流質飲食調養
2013-12-08 22:31
-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黃色瘤? 黃色瘤(xanthelasma)又名Hand-Schuller-Christian病或充脂性組織細胞病,是脂質代謝疾病,系含脂質的組織細胞在皮膚、腱和內臟器官內形成的丘疹、結節及斑塊樣損害,常伴血脂增高和其他系統異常。皮膚黃瘤是真皮內含有脂質泡沫細胞的浸潤。常見于老年人。可發生于遺傳性血脂過高、糖尿病和其他繼發性血脂過高的患者,但多數患者的血脂正常,好發于內毗部皮膚,通常上瞼先發生,上瞼多于下瞼,可單發或多發,多為左右兩側對稱性,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