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詹俊 主任醫師
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
三級甲等
消化內科
-
餐后疲乏感通常源于消化過程中的生理變化,包括血液重新分配、胰島素水平上升、食物成分影響、身體代謝調節以及個人生活習慣等因素。健康問題不容忽視,身體稍有不適即應就醫,聽從醫生的專業建議進行治療。
2018-07-15 11:35
1.血液重新分配:進食后,為了支持消化,血液更多流向胃腸道,導致大腦和肌肉供血相對減少,引起疲乏感。
2.胰島素水平上升:碳水化合物的攝入促使胰島素分泌,有助于葡萄糖進入細胞,但過量可能導致能量供應下降,感到疲倦。
3.食物成分影響:高脂肪或高糖飲食需要更多能量消化,可能加重餐后疲勞;而富含色氨酸的食物(如火雞、奶制品)促進睡眠激素的產生,使人困倦。
4.身體代謝調節:餐后體溫輕微下降,身體進入節能模式,準備休息,這可能解釋了為何餐后容易感到困倦。
5.個人生活習慣:如缺乏運動、睡眠不足或壓力大,也可能加劇餐后的疲乏感。
餐后疲乏多為正常生理反應,調整飲食習慣,如控制餐量、選擇低GI食物,保持適量運動,有助于緩解此現象。若疲乏感持續嚴重,影響日常生活,建議就醫檢查潛在健康問題。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錢偉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您好,如果飯后還有一種很想睡覺的感覺,是因為飯后血液集中到消化道工作引起的。建議你可以抽空到醫院做個血常規。其外,一餐的食量不要太多,多了也影響消化吸收,大約六分飽就可以。平時少食用油炸類食品
2013-12-06 08:53
-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慢性疲勞綜合征? 慢性疲勞綜合征(chronic fatigue syndrome,CFS)是以長期極度疲勞和認知功能障礙為主要表現的一組全身性綜合征,其病因和發病機制未明。其基本特征為新發、持續性或反復發柞性的導致虛弱的疲勞,臥床休息亦不能緩解,持續時間超過6個月,而體檢和試驗室檢查未見明顯異常。常見的伴隨癥狀還包括低熱或自覺發熱、咽喉痛、肌痛、關節痛、頭痛、神經-精神癥狀、睡眠障礙及淋巴結腫大等非特異性表現。由于CFS可嚴重影響患者的工作和生話,日益受到重視。美國疾病控制中心(CDC)曾預測慢性疲勞綜合征將成為2l世紀困擾人類健康的主要問題之一。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CFS不是單一的潛在精神紊亂所引發的一系列癥狀的主觀描述,而是由免疫系統激活、下丘腦—垂體軸功能異常和某些感染因子的再活化等綜合因素所致。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