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何興祥 主任醫師
廣東藥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三級甲等
消化內科
-
胃熱,即胃火,多由多種因素引起,包括飲食不當、邪熱犯胃、肝郁化火、痰濕郁結、血瘀化熱等。若身體感到不適,務必立刻就診,遵循醫生的建議進行治療,切勿自行開處方。
2013-11-29 21:04
1. 飲食不當:長期嗜酒、嗜食辛辣、過度食用膏粱厚味等,會導致胃火產生。應調整飲食,避免此類食物,多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蔬菜、水果。
2. 邪熱犯胃:外感熱邪侵襲胃部,可引發胃熱。此時需注意休息,避免勞累,增強自身抵抗力。
3. 肝郁化火:情緒不暢,肝氣郁結,久則化火犯胃。要保持心情舒暢,學會調節情緒,減輕壓力。
4. 痰濕郁結:體內痰濕積聚,久郁化熱,影響胃部。可通過適當運動,促進代謝,改善痰濕狀況。
5. 血瘀化熱:氣血運行不暢,瘀血內阻,郁而化熱波及胃部。可在醫生指導下使用活血化瘀的藥物,如丹參滴丸等。
胃熱的調理需要綜合多方面進行,除了上述方法,還可在醫生指導下使用藥物,如黃連上清片、牛黃清胃丸、藿香清胃膠囊等。但用藥需遵醫囑。同時,若胃熱癥狀持續不緩解或加重,應及時到正規醫院的消化內科就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