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宋艷波 副主任醫師
內蒙古自治區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婦產科
-
長期不吃肉可能會增加患胃病的風險,原因包括營養不均衡、胃酸分泌異常、消化功能減弱、腸道菌群失衡、免疫力下降等。 1.營養不均衡:肉類富含蛋白質、脂肪、維生素等營養物質,長期不吃肉易導致營養攝入不足,影響胃黏膜的修復和功能。 2.胃酸分泌異常:缺乏食物刺激,胃酸分泌可能紊亂,損傷胃黏膜。 3.消化功能減弱:肉類的消化能鍛煉胃腸道功能,長期不吃肉會使消化能力減退。 4.腸道菌群失衡:影響腸道菌群平衡,間接影響胃部健康。 5.免疫力下降:營養缺乏導致身體免疫力降低,胃部易受病原體侵襲。 總之,長期不吃肉可能對胃部健康產生不利影響,但并非一定會得胃病。保持飲食均衡,適量攝入各類食物,如有胃部不適,及時就醫檢查。
2024-12-03 05: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