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鋼 主任醫師
海南省第三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神經外科
-
這種情況可能由多種因素導致,如血糖調節、激素變化、心理因素、胃排空延遲以及神經反射等。 1. 血糖調節:當感到饑餓時,身體會調動儲存的糖原釋放葡萄糖來維持血糖穩定。如果未及時進食,身體的調節機制會發揮作用,使血糖水平暫時保持穩定,從而減輕饑餓感。 2. 激素變化:饑餓時,胃會分泌胃饑餓素,促使產生進食欲望。隨著時間推移,胰島素等激素的分泌和作用發生變化,可能會抑制饑餓感。 3. 心理因素:注意力的轉移或情緒的改變,可能會讓人暫時忽略饑餓的感覺。 4. 胃排空延遲:如果胃中的食物消化較慢,胃排空延遲,饑餓信號的傳遞也會相應延遲。 5. 神經反射:人體的神經系統具有一定的適應性,長時間未進食,神經反射可能會逐漸減弱饑餓信號的傳遞。 總之,饑餓感的產生和消失是一個復雜的生理和心理過程。如果經常出現異常的饑餓或飽腹感,建議及時就醫檢查。
2024-12-04 20:3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