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宮肌瘤術后膀胱損傷如何有效治療
因患子宮肌瘤,一個月前做了腹腔鏡手術,摘除了子宮,術后出現了尿頻,尿失禁,懷疑是傷到了尿道或者膀胱,問主刀醫生是不是傷到了膀胱,他說不是,可是一個月后做檢查,查出的確是膀胱上有個小洞,現在他要我先帶著尿管,三個月后沒好再進行2次手術,可是現在帶了尿管還是會有尿流出來,一用力尿就出來了,有時候還會有小血絲出現,到底應該怎么治療好呢?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云玉珍 主任醫師
內蒙古醫科大學附屬醫院
三級甲等
消化內科
-
子宮肌瘤腹腔鏡手術后出現膀胱損傷,表現為尿頻、尿失禁等,目前帶尿管仍有尿液流出且有血絲。治療需綜合考慮損傷程度、患者身體狀況等。包括藥物治療、手術治療、日常護理、定期復查、心理調節等。 1. 藥物治療:可使用抗生素如頭孢呋辛酯、左氧氟沙星、阿莫西林等預防感染。使用止血藥物如維生素 K?、氨甲環酸等幫助止血。 2. 手術治療:若三個月后損傷未愈,二次手術修補膀胱是重要的治療方式。 3. 日常護理:保持尿道口清潔,多喝水以促進尿液排出,防止尿路感染。 4. 定期復查:按時進行相關檢查,如膀胱超聲、尿常規等,了解膀胱恢復情況。 5. 心理調節:患者可能因病情產生焦慮,要保持良好心態,積極配合治療。 總之,對于子宮肌瘤術后的膀胱損傷,需要采取綜合措施進行治療和護理。患者應嚴格遵循醫生的建議,爭取早日康復。
2024-12-04 18: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