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歲男曾患蕁麻疹現因潰瘍復發,不能用常見藥,能吃啥?
男16歲,四五年前患過蕁麻疹,治療過后因為消化道潰瘍現在又復發,不能服用賽庚啶,撲爾敏之類的,還能服用什么呢?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陳霞 主任醫師
南京市中醫院
三級甲等
婦科
-
16 歲男性蕁麻疹復發,因消化道潰瘍不能服用賽庚啶、撲爾敏等藥物。可選擇的治療藥物有氯雷他定、西替利嗪、依巴斯汀、地氯雷他定、咪唑斯汀等。同時,還需注意避免接觸過敏原,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 1. 氯雷他定:是一種長效的抗組胺藥物,能有效緩解蕁麻疹癥狀,副作用相對較少。 2. 西替利嗪:作用時間較長,對多數蕁麻疹患者效果較好,且安全性較高。 3. 依巴斯汀:具有抗組胺活性,能減輕皮膚瘙癢、紅腫等癥狀。 4. 地氯雷他定:為非鎮靜性的長效三環類抗組胺藥,適用于蕁麻疹的治療。 5. 咪唑斯汀:具有抗組胺和抗過敏反應炎癥介質的雙重作用。 總之,在選擇治療蕁麻疹的藥物時,應綜合考慮患者的具體情況,包括病情嚴重程度、身體狀況等。同時,建議在醫生的指導下用藥,以確保治療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患者還應注意飲食清淡,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保持充足的睡眠,增強自身免疫力。
2024-12-05 12:50
-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消化性潰瘍? 消化性潰瘍主要指發生于胃和十二指腸的慢性潰瘍,即胃潰瘍(gastriculcer,Gu)和十二指腸潰瘍(duodenal ulcer,DU),亦包括發生于食管下段、胃空腸吻合口周圍及具有異位胃黏膜的Meekel憩室的潰瘍。潰瘍病是人類的常見病、多發病,十二指腸潰瘍比胃潰瘍更常見,兩者之比約為3:1。10%-15%的潰瘍病無癥狀,以胃潰瘍多見。潰瘍病的發病率男性多于女性,十二指腸潰瘍的發病率男、女之比為2:1,而胃潰瘍男女發病率幾乎相等。有1%一2%胃潰瘍可發生癌變,十二指腸潰瘍兒乎小發生癌變。消化性潰瘍的發作有季節性,秋冬和冬春之交遠比夏季常見。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