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新穎 主任醫師
南方醫科大學珠江醫院
三級甲等
消化內科
-
檢查結果顯示慢性胃炎伴重度幽門螺旋桿菌感染,需重視。幽門螺旋桿菌感染可引起胃黏膜炎癥,長期存在可能發展為胃潰瘍甚至胃癌。及時治療至關重要,建議在消化內科就診,接受規范化殺菌治療方案,同時定期復查以監測病情變化。健康問題不容忽視,身體稍有不適即應就醫,聽從醫生的專業建議進行治療。
2019-01-01 09:02
1.幽門螺旋桿菌感染是慢性胃炎的主要原因之一,細菌在胃黏膜上生存,引發炎癥反應。
2.感染可能導致胃黏膜萎縮、腸上皮化生,增加胃潰瘍和胃癌的風險。
3.治療通常采用三聯或四聯療法,包括質子泵抑制劑、兩種抗生素以及可能的鉍劑,療程一般為10至14天。
4.抗生素選擇多樣,如阿莫西林、克拉霉素,需根據當地耐藥情況和患者過敏史決定。
5.完成療程后,應在停藥至少四周后進行幽門螺旋桿菌根除效果的檢測,常用方法為呼氣試驗或糞便抗原檢測。
面對胃鏡活檢報告中的幽門螺旋桿菌感染,積極治療是關鍵。遵循醫生指導,完成規范化殺菌治療,定期復查,有助于控制病情,預防并發癥的發生。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如定時定量飲食、避免辛辣刺激食物,也有助于恢復胃部健康。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朱堅忠 主任醫師
海口市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麻醉科
-
最好定期照胃鏡,因為幽門螺桿菌需要治療以免發生癌變。
2013-01-31 18:5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