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便次數少該怎么辦?
來自江蘇健康咨詢描述:
我在2010年的單位體檢中,檢查(CEA)偏高:14(指標是<10)。可我2010又檢查了2次,基本正常。2011年,體檢結果:82012年,體檢結果:4我有便秘。我從小養成的習慣,2-3天才大便一次。需要做腸鏡?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敏 副主任醫師
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院
三級甲等
消化內科
-
大便次數少可能是慢性直腸炎,在飲食上要非常的注意,多吃高營養、低脂、少渣易消化的食物,可用山藥、白扁豆、苡米等煮粥,用飲食來調養脾胃,減輕腸胃負擔,多吃蛋白質及維生素含量高的食物來補充流失的營養。不吃辛辣刺激的食物:濃茶、咖啡、辣椒、煙酒等都是需要避免的。做飯時要少放點油,盡量不食用高纖維及刺激性食物。并做到心情愉快,勞逸結合。
2012-07-06 06:42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陳志誠 主任醫師
天津市寶坻區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重癥醫學科
-
根據你的病情介紹考慮診斷慢性小腸炎,因為結腸鏡只能檢查大腸而檢查不到小腸,所以建議必要時做膠囊腸鏡檢查,即可明確診斷,徹底根治才是關鍵;常見病因是急性胃腸道炎癥由于沒有徹底治愈而導致腸道慢性炎癥改變,反復的消炎和過度治療導致菌群失調、腸功能紊亂是久治不愈的根本原因;病變部位:回腸比較多見,少部分在空腸部位,小腸炎癥病變比較多見,飲食不潔是其常見原因;病理改變:輕度-腸粘膜充血、水腫;中度-粘膜充血、水腫、糜爛;重度-充血、水腫、糜爛、潰瘍、甚至出血;臨床表現:大部分慢性小腸炎可引起消瘦,個別病程比較短者不明顯,消瘦、營養不良是慢性小腸炎的特征性表現;一旦合并結腸炎時易造成對營養及水分消化吸收改變,可出現消瘦、營養不良等癥狀;常表現大便不成形,大便次數多,粘液性便,膿血性便。常伴有病變部位腹部不適、腹痛等癥狀,合并菌群失調、腸功能紊亂,可表現有腸道積氣、腸鳴、消化不良,反流性12指腸炎、胃炎、食道炎、咽炎等;潰瘍出血性容易出現腸穿孔的危險;長期慢性炎癥刺激容易導致變化,應該引起充分重視;一般經過治療后大便成形,粘液、膿血消失,說明糜爛、潰瘍已經愈合,繼續鞏固治療一個療程結腸炎就徹底治愈了。
2012-07-06 06:43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崇訓
阜陽市第二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兒科
-
你好,可能是腸炎大多采用中藥灌腸和口服藥物相結合的方法治療,建議你還是到正規的肛腸專科醫院檢查確診,然后對癥治療,祝早日康復!
2012-07-06 21:47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袁桂洪 副主任醫師
常州市金壇區中醫醫院
二級甲等
大內科
-
你好,根據你的情況屬于 腸炎,治療建議口服嗎丁啉,慶大霉素碳酸鉍膠囊和黃連素,發病期間注意休息,多飲水,禁忌辛辣和刺激性食物,注意腹部保暖
2012-07-07 11: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