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蔣樹林 副主任醫師
河北醫科大學第二醫院
三級甲等
消化內科
-
月經失調時做內分泌檢查的時間選擇,取決于多種因素,如月經周期特點、癥狀表現、既往病史、檢查目的、醫生建議等。 1. 月經周期特點:如果月經周期紊亂,無明顯規律,可在月經來潮的第 2 - 5 天進行檢查,此時能反映基礎的激素水平。 2. 癥狀表現:若有閉經、長期不來月經的情況,可隨時檢查。 3. 既往病史:若之前有過相關檢查,醫生可能會根據上次檢查時間和結果來決定本次檢查的時機。 4. 檢查目的:如果是為了評估卵巢儲備功能,通常在月經周期的第 2 - 3 天檢查。 5. 醫生建議:醫生會綜合患者的整體情況,給出最適合的檢查時間建議。 總之,月經失調患者進行內分泌檢查的時間并非固定不變,需要綜合多方面因素來確定。患者應及時就醫,遵循醫生的專業指導,以獲得準確的檢查結果和有效的治療方案。
2024-12-04 17:20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宋子賢 主任醫師
河北醫科大學第四醫院
三級甲等
麻醉科
-
月經失調做內分泌檢查的時間,通常要根據具體情況而定。一般來說,在月經期的第 2 - 5 天進行基礎性激素檢查較為合適,但有時也可能需要在月經結束后檢查。比如,要評估黃體功能,可能在月經周期的后半期檢查。 1. 基礎性激素檢查:在月經來潮后的第 2 - 5 天,此時能反映卵巢的基礎功能狀態,包括雌二醇、孕酮、睪酮、促黃體生成素、促卵泡生成素等。 2. 評估黃體功能:在月經周期的第 21 - 23 天左右,也就是排卵后的 7 - 8 天,主要檢測孕酮水平。 3. 排查其他激素異常:如果懷疑有甲狀腺功能異常、腎上腺皮質功能異常等導致的月經失調,可能需要在非月經期隨時檢查相關激素。 4. 特殊情況:如果月經長期不來潮,又急于了解內分泌情況,可隨時檢查,同時結合 B 超檢查判斷子宮內膜厚度。 5. 動態監測:對于治療過程中的患者,可能需要多次檢查,以觀察治療效果和調整治療方案。 總之,月經失調患者進行內分泌檢查的時間,應在醫生的指導下,根據個人的月經情況和具體癥狀來選擇,以獲得更準確的診斷結果。
2024-12-05 09: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