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陳德萍 副主任醫師
成都棕南醫院婦科
上環
-
婦科檢查白帶中發現 G+粗大桿菌和小桿菌,通常提示陰道菌群失衡。可能的原因包括正常菌群變化、衛生習慣不佳、免疫力下降、性生活影響等。治療上需根據具體情況采取相應措施。 1.正常菌群變化:陰道內菌群本身處于動態平衡中,某些因素可能導致 G+粗大桿菌和小桿菌相對增多。 2.衛生習慣不佳:不勤換內褲、經期衛生不良等,易使細菌滋生。 3.免疫力下降:身體抵抗力弱時,陰道自凈能力下降,易出現菌群異常。 4.性生活影響:性生活頻繁或不注意衛生,可能引發陰道菌群改變。 5.其他因素:長期使用抗生素、患有糖尿病等也可能導致這種情況。 總之,發現白帶中有 G+粗大桿菌和小桿菌不必過于緊張,應及時就醫,醫生會根據具體癥狀和檢查結果綜合判斷,并給予合適的治療建議。平時要注意個人衛生,增強免疫力,預防此類情況發生。
2024-12-04 21:20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姚欣 主任醫師
江蘇省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呼吸內科
-
婦科檢查中發現白帶存在 G+粗大桿菌和小桿菌,通常提示陰道菌群失衡,可能與多種因素有關,如個人衛生習慣、免疫力下降、激素水平變化、性生活影響、抗生素使用不當等。 1. 個人衛生習慣:不注意外陰清潔,內褲換洗不勤,易導致細菌滋生。 2. 免疫力下降:身體抵抗力減弱時,陰道自凈能力降低,易受病菌侵襲。 3. 激素水平變化:例如在生理期、孕期,激素波動會影響陰道內環境。 4. 性生活影響:性生活過于頻繁或不衛生,可能帶入病菌。 5. 抗生素使用不當:過度使用抗生素可能破壞陰道菌群平衡。 6. 其他因素:長期使用衛生護墊、穿緊身不透氣的內褲等也可能有影響。 總之,發現 G+粗大桿菌和小桿菌后,不必過于驚慌。應及時就醫,遵循醫生建議進行治療,同時注意改善生活習慣,保持外陰清潔干燥,增強自身免疫力,以促進恢復。
2024-12-04 20: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