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麥韻屏 副主任醫師
廣東省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消化內科
-
反流性胃炎是一種常見的消化系統疾病,其發病與多種因素有關,如胃排空延遲、胃酸分泌過多、幽門括約肌功能障礙、胃黏膜屏障受損、膽汁反流等。治療反流性胃炎的中藥有很多,包括疏肝理氣類、和胃降逆類、清熱利濕類、健脾益氣類、活血化瘀類等。自行用藥存在隱患,身體出現不適時,請務必咨詢醫生,科學治療。 1.疏肝理氣類:如柴胡、郁金等。柴胡具有和解表里、疏肝解郁的作用;郁金可行氣解郁、利膽退黃。 2.和胃降逆類:像旋覆花、代赭石。旋覆花能降氣化痰、降逆止嘔;代赭石重鎮降逆、平肝潛陽。 3.清熱利濕類:例如黃連、黃芩。黃連清熱燥濕、瀉火解毒;黃芩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止血安胎。 4.健脾益氣類:常見的有人參、白術。人參大補元氣、補脾益肺;白術健脾益氣、燥濕利水。 5.活血化瘀類:比如丹參、赤芍。丹參能活血祛瘀、通經止痛;赤芍清熱涼血、散瘀止痛。 需要注意的是,中藥治療反流性胃炎需要根據個體情況辨證論治,建議患者前往正規醫院,在專業醫生的指導下用藥。
2024-12-03 02: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