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麥韻屏 副主任醫師
廣東省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消化內科
-
胃出血是一種較為嚴重的消化系統疾病,其致病因素較多,主要包括胃潰瘍、急性胃黏膜病變、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胃癌、藥物因素等。藥物治療需謹慎,身體出現不適時,應首先尋求醫生的意見,避免盲目用藥。 1.胃潰瘍:胃黏膜受損形成潰瘍,當潰瘍侵蝕血管時可引起出血。多與幽門螺桿菌感染、長期服用非甾體抗炎藥等有關。 2.急性胃黏膜病變:常因嚴重創傷、大手術、酗酒、藥物刺激等導致胃黏膜急性損傷而出血。 3.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常見于肝硬化患者,曲張的靜脈一旦破裂,會引發大量胃出血。 4.胃癌:腫瘤組織侵犯胃壁血管,可造成出血,早期癥狀可能不明顯。 5.藥物因素:長期服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激素等藥物,可能損傷胃黏膜,導致出血。 總之,胃出血的原因較為復雜。一旦出現嘔血、黑便等癥狀,應立即前往正規醫院的消化內科就診,進行相關檢查,如胃鏡等,以明確病因,并采取相應的治療措施。
2024-12-03 01:5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