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麥韻屏 副主任醫師
廣東省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消化內科
-
腸胃炎可能會導致便血,其原因包括炎癥損傷、腸道黏膜潰瘍、腸道血管異常、感染因素以及藥物副作用等。面對身體不適,切勿拖延,應立即就醫并遵循醫囑,安全有效地恢復健康。 1.炎癥損傷:腸胃炎時腸道黏膜發生炎癥,嚴重時可引起黏膜充血、水腫甚至破損出血。 2.腸道黏膜潰瘍:長期或嚴重的炎癥可能導致腸道黏膜形成潰瘍,潰瘍面易破裂出血。 3.腸道血管異常:炎癥刺激可能使腸道血管擴張、通透性增加,引發血液滲出。 4.感染因素:某些病原體感染,如細菌、病毒等,可直接破壞腸道組織,導致出血。 5.藥物副作用:治療腸胃炎的部分藥物可能對腸道黏膜產生刺激,引起出血。 總之,腸胃炎有導致便血的可能。一旦出現便血癥狀,應及時就醫,進行相關檢查,如大便常規、腸鏡等,以明確病因,并采取相應的治療措施。治療上可能會使用蒙脫石散止瀉、雙歧桿菌四聯活菌片調節腸道菌群、左氧氟沙星抗感染等藥物。但需注意,用藥應嚴格遵醫囑。
2024-12-03 01: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