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劍鋒 主治醫師
廣東省中醫院
三級甲等
脾胃病科
-
膽紅素是血液中的一種色素,其水平異常升高可能導致黃疸。黃疸的程度和原因決定了可能的后果:
2019-12-07 17:48
膽紅素過高可能由直接膽紅素、間接膽紅素或兩者升高引起,分別關聯不同類型的黃疸。
1. 梗阻性黃疸:如果直接膽紅素為主,可能是由于膽道阻塞,如結石或腫瘤,導致膽汁排泄受阻。此時,可能需要影像學檢查(如CT或MRI)來定位阻塞位置,并可能需要手術干預。
2. 溶血性黃疸:當間接膽紅素增加,可能是因為紅細胞破壞過快,如溶血性貧血。這種情況通常需要血液學評估和治療,可能包括輸血或針對溶血原因的特定療法。
3. 肝細胞性黃疸:如果直接和間接膽紅素比例接近,可能是肝功能受損,如肝炎或肝硬化。治療策略側重于保護肝臟,減少酶活性,尋找并解決肝損傷的根本原因。
4. 新生兒黃疸:在新生兒中,膽紅素過高可能是生理性的,通常會自然消退,但高至一定程度可能需要光療以防止腦損傷。
5. 其他影響:長期高膽紅素可能導致皮膚和眼睛黃染,疲勞,以及在嚴重情況下,神經系統損傷(核黃疸)。
膽紅素過高需及時診斷和治療,以防止潛在的并發癥。患者應尋求風濕免疫科或其他相關專科醫生的建議,根據具體情況進行治療。務必遵循專業醫生的指導,定期監測膽紅素水平以評估病情進展。
當身體感到不適時,務必及時就醫,聽從醫生的指示進行診治,不宜自己隨意用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