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璋 主任醫師
云浮市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消化內科
-
直腸息肉是指直腸黏膜表面向腸腔突出的隆起性病變。其治療方法多樣,包括內鏡治療、手術治療、藥物治療等,具體選擇取決于息肉的大小、數量、性質等因素。行用藥存在隱患,身體出現不適時,請務必咨詢醫生,科學治療。
2019-12-24 09:56
1.內鏡治療:適用于較小、帶蒂的息肉。通過內鏡下息肉切除術,如電切、圈套切除等,創傷小,恢復快。
2.手術治療:對于較大、基底較寬、惡變風險高的息肉,可能需要進行開腹手術或腹腔鏡手術切除部分直腸。
3.藥物治療:主要用于術后預防感染和控制炎癥,如頭孢呋辛酯、阿莫西林、甲硝唑等。但藥物不能直接去除息肉。
4.定期復查:無論采取何種治療方法,治療后均需定期復查腸鏡,以便早期發現復發或新的息肉。
5.生活調理:保持良好的飲食習慣,增加膳食纖維攝入,避免辛辣刺激食物,戒煙戒酒,適當運動,有助于預防息肉的發生和復發。
總之,直腸息肉的治療應根據個體情況選擇合適的方法,并重視術后的復查和生活調理。
-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直腸息肉? 直腸息肉,是指直腸黏膜表面突向腸腔內的隆起物。直腸息肉多見于40歲以上,男性稍多。小的息肉無癥狀,常因其他疾病通過結腸鏡檢查發現。有癥狀的息肉一般較大,或為多發性。血便或黏液血便是最多見的癥狀,尤多見于絨毛狀腺瘤及幼年性息肉一。直腸和乙狀結腸的息肉占結、直腸息肉的2/3,其中約90%以上的腺瘤分布在直腸。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