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樊力紅 主任醫師
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三級甲等
消化內科
-
大便出血可能由多種原因引起,常見的包括痔瘡、肛裂、腸道炎癥、腸道息肉和腸道腫瘤等。藥物治療需謹慎,身體出現不適時,應首先尋求醫生的意見,避免盲目用藥。
2019-12-29 20:01
1.痔瘡:痔瘡是導致大便出血的常見原因之一。當痔核破裂時會有鮮血附著在大便表面。治療通常包括外用痔瘡膏、栓劑,嚴重時可能需要手術。
2.肛裂:肛門裂口會在排便時引起出血,伴有疼痛。可通過坐浴、涂抹藥膏緩解,必要時手術。
3.腸道炎癥:如潰瘍性結腸炎、克羅恩病等,炎癥會損傷腸道黏膜導致出血。治療多使用抗炎藥物,如美沙拉嗪等。
4.腸道息肉:息肉表面血管豐富,破裂后會出血。一般通過內鏡切除。
5.腸道腫瘤:惡性腫瘤會侵犯腸道組織導致出血,多需手術、放化療等綜合治療。
總之,大便出血的原因較多,如果經常出現或出血量較大,應及時就醫,明確診斷后進行針對性治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