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黃穗平 主任醫師
廣東省中醫院
三級甲等
脾胃病科
-
上吐下瀉常見于胃腸道功能紊亂,通常由受涼、暴飲暴食引起,也可能是急性細菌感染或食物中毒的結果,偶爾見于某些藥物反應或病毒感染。當身體出現異常時,應趕緊就醫,聽從醫生的指導進行診治,不宜擅自用藥。
2019-12-20 22:54
1.受涼與飲食不當:進食過冷或過熱的食物,或在寒冷環境中進食可能導致胃腸道痙攣,引發嘔吐與腹瀉。
2.急性細菌感染:攝入被細菌污染的食物或水源,如沙門氏菌、大腸桿菌等,常引起急性胃腸炎,表現為上吐下瀉。
3.食物中毒:食用含有毒素的食物,如河豚毒素、蘑菇毒素等,短時間內可引起劇烈的嘔吐和腹瀉。
4.藥物反應:部分藥物如抗生素、化療藥物可能刺激胃腸道,導致惡心、嘔吐和腹瀉等癥狀。
5.病毒感染:諾如病毒、輪狀病毒等腸道病毒可引起病毒性胃腸炎,特征是突發性嘔吐和水樣腹瀉。
面對上吐下瀉的癥狀,首要任務是補充水分和電解質,預防脫水,同時根據具體病因采取相應治療措施,必要時就醫以獲取專業指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