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韓澤龍 副主任醫師
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
三級甲等
消化內科
-
腸息肉手術后有多個方面需要注意,包括身體癥狀觀察、飲食調整、病理追蹤等,以促進身體恢復,避免并發癥。藥物治療需謹慎,身體出現不適時,應首先尋求醫生的意見,避免盲目用藥。
2019-06-24 19:49
1.密切觀察癥狀:留意有無腹痛、發熱、便血等,若出血量大或持續,可能是消化道出血,應立即就醫。
2.調整飲食:術后先空腹,再逐步進水、流食,之后可嘗試粥、面條等軟食,恢復良好可正常飲食。
3.合理活動:術后早期應臥床休息,后期可適當活動,但避免劇烈運動。
4.遵醫囑用藥:可能會使用抗生素預防感染,如阿莫西林、頭孢呋辛等,用藥需遵醫囑。
5.追蹤病理報告:明確息肉性質,如為惡性,可能需進一步治療。
6.心理調節:保持良好心態,有助于身體恢復。
總之,腸息肉手術后要多方面注意,嚴格遵循醫囑,促進康復。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薛祖洋 醫師
冠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患者好,腸息肉手術以后,前5天之內最好是以流質飲食為主,在術后5天就可以像平時一樣正常飲食,但是一定要注意保持大便通暢,不要用力排便。再就是一定要以休息為主,盡量的減少活動,尤其不要從事劇烈活動,因為活動太劇烈可能會引起粘膜出血,進而影響傷口恢復,再就是一定要注意保暖,避免受涼,不要吃生冷刺激性的食物,以免造成腹瀉、大便次數增多,這樣都會影響傷口的愈合。在飲食上,要特別注意以清淡為主,多吃比較容易消化的食物,少吃肉類、海鮮等食物。
2019-06-21 18:30
-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腸息肉? 凡是由腸黏膜表面突向腸腔內的任何可見的新生物均稱為息肉,作為臨床初步診斷,起源于腸壁各層的間葉組織和一些非真性腫瘤,但未做組織學診斷前很難確定其性質,都統稱為腸息肉。甚至早期腸癌,在組織學診斷前,做X線及內鏡檢查時也描述為“息肉樣病變”。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