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躍 副主任醫師
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
三級甲等
消化內科
-
腸道菌群破壞后有一定的自行恢復可能性,其恢復程度受多種因素影響,包括破壞原因、個體差異、生活方式、腸道環境及基礎健康狀況等。面對身體的不適,最明智的選擇是立即就醫,并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規范治療,確保安全有效。
2019-07-03 17:37
1.破壞原因:如短期的飲食不當造成的破壞,相對容易恢復;長期使用抗生素等導致的,則恢復較難。
2.個體差異:不同人的腸道自我調節能力有別,年輕人通常比老年人恢復快。
3.生活方式:保持規律作息、均衡飲食、適量運動和減少壓力,有助于菌群恢復。
4.腸道環境:腸道黏膜健康狀況良好,有利于菌群恢復。
5.基礎健康狀況:無基礎疾病者,腸道菌群恢復相對順利。
總體而言,腸道菌群破壞后部分情況能自行恢復,但要密切關注身體變化,必要時就醫干預。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許宗彥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您好,腸道菌群的破壞是可以自己恢復的,比如腹瀉后不治療腸道菌群可自行恢復正常的過程,就是腸道菌群從失衡到平衡的過程。重建后的腸道菌群種類發生了變化,通過人體自身調節達到重新平衡的狀態。任何一次腸道菌群失衡的過程,或者是抗生素使用的過程,都會對人體的腸道菌群造成影響,但在人體自身功能的調節下,可以使腸道菌群重新達到平衡的狀態。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到您。
2019-06-21 18:29
-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