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駱赟韻 主治醫師
廣東省中醫院
三級甲等
婦科
-
引起痛經的原因:
2014-01-30 02:03
1、子宮內膜異位癥:繼發性、進行性加重。所謂進行性是指疼痛多隨局部病變的加重而逐年加劇。多位于下腹部及腰骶部,可放射至陰道、會陰、肛門或大腿,常于月經來潮前1~2日開始,經期第1日最為劇烈,以后逐漸減輕,月經干凈時消失。疼痛的程度與病灶大小并不一定成正比。病變嚴重者如較大的卵巢子宮內膜異位囊腫,可能疼痛較輕,而散在盆腔腹膜的小結節病灶反可導致劇烈痛經。
2、慢性盆腔炎:范圍大。盆腔慢性炎癥形成的瘢痕粘連以及盆腔充血,常引起下腹部墜脹、疼痛及腰骶部酸痛,月經前后加重。痛經表現為雙側上腹持續性疼痛,可放射至腰部,有時伴肛門墜脹感。
3、子宮腺肌病:進行性加重。呈嚴重痙攣性絞痛。多發于30歲以上經產婦。
4、子宮黏膜下肌瘤:因肌瘤向子宮黏膜方向生長,突出于宮腔,影響經血排出,故可引起子宮異常收縮,發生痛經,表現為下腹墜脹、腰酸背痛,并伴有經量增多及周期紊亂。
5、慢性宮頸炎:慢性宮頸炎的主要癥狀是白帶增多,當炎癥沿宮骶韌帶向盆腔擴散時,會引起痛經,主要表現為腰骶部疼痛、盆腔部下墜痛等,疼痛在月經期、排便或性交時加重。淋球菌等所致宮頸炎,常導致宮頸管閉鎖或狹窄,引起經血逆流,導致痛經。
6、盆腔淤血綜合征:表現為范圍廣泛的慢性淤血性痛經,并有下腹痛、低位腰痛、經期乳房痛等癥狀。疼痛往往在月經前數天加重,來潮后第一或第二天減輕,也有少數持續痛。疼痛在患者站立一段時間后及跑、跳或突然坐下時加重,下午比上午重。常見于25~40歲婦女。
7、生殖道畸形:宮體過分前傾、處女膜閉鎖等機械性阻塞,使經血流出不暢、積血,誘發子宮平滑肌不正常收縮,從而發生痛經。一般是出現逐漸加重的周期性下腹痛,下腹可能出現逐漸增大的包塊。
8、宮頸或宮腔粘連:宮頸或宮腔粘連引起經血流通不暢,而誘發痛經。
多見于反復人流、子宮內膜結核等。溫馨提示:以上幾種原因都會引起痛經,所以女性朋友們一定要警惕,一旦出現以上現象,應立即去正規婦科醫院檢查治療!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孫克來 醫師
曹妃甸區六農場醫院
其他
全科
-
你好,痛經用五紅水應該是用陶罐的,這樣不會影響藥物的效果。還有痛經最好查明病因,這樣才可以徹底治愈的。不用擔心。沒問題的。
2014-02-03 20:35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俊相 住院醫師
威縣婦女兒童醫院
二級甲等
外科
-
痛經的原因非常復雜,建議你還是應該到醫院去看看醫生,常見的是婦科炎癥和子宮腺肌癥,檢查清楚后才能有針對性的處理. 指導意見: 而且一定注意月經期不要同房和洗澡,避免接觸冷水和洗冷水腳,避免吃辛辣食物.可以試試紅糖水,紅糖性溫.有溫里的作用,可以疏通筋脈,幫助月經排除,緩解痛經的作用..
2014-02-04 19: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