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凌云 主任醫師
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
三級甲等
消化內科
-
胃腸不適可能由胃腸炎或胃腸感冒引起,也可能與飲食不當、消化不良、腸道菌群失調、胃腸潰瘍等有關。健康問題不容忽視,身體稍有不適即應就醫,聽從醫生的專業建議進行治療。
2013-09-26 14:04
1.胃腸炎:多因細菌、病毒感染或飲食不潔。癥狀包括腹痛、腹瀉、惡心、嘔吐等。治療以抗感染、補液、調節腸道菌群為主,常用藥物有諾氟沙星、蒙脫石散、雙歧桿菌四聯活菌片等。
2.胃腸感冒:主要由病毒感染伴有胃腸功能紊亂。表現有發熱、流涕、咳嗽及胃腸癥狀。治療需抗病毒、對癥處理,可選用利巴韋林、藿香正氣水等。
3.飲食不當:如暴飲暴食、進食刺激性食物。調整飲食多可緩解。
4.消化不良:胃腸動力不足,食物積存。可使用多潘立酮促進胃腸蠕動。
5.腸道菌群失調:菌群失衡影響消化功能。補充益生菌如嗜酸乳桿菌片有幫助。
6.胃腸潰瘍:多有規律性疼痛。治療常包括抑酸藥如奧美拉唑等。
出現胃腸不適,應注意飲食清淡,多休息。若癥狀持續不緩解或加重,需及時就醫明確診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