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梁天山 主任中醫師
廣州市紅十字會醫院
三級甲等
中醫科
-
Barrett 食管是一種食管下段的黏膜病變,其治療效果受多種因素影響,包括病變程度、患者個體差異、治療方法的選擇、治療依從性以及隨訪監測等。 1. 病變程度:輕度的 Barrett 食管通過積極治療和生活方式調整,預后較好。但嚴重的病變,治療難度增加。 2. 個體差異:患者的年齡、基礎健康狀況、免疫功能等不同,對治療的反應也有差異。 3. 治療方法:藥物治療如質子泵抑制劑(奧美拉唑、蘭索拉唑、泮托拉唑)能有效抑制胃酸分泌,內鏡治療可去除異常組織。 4. 治療依從性:患者能否嚴格遵循醫囑,按時用藥、定期復查,對治療效果至關重要。 5. 隨訪監測:定期進行胃鏡檢查,有助于及時發現病情變化,調整治療方案。 總之,Barrett 食管的治療并非一蹴而就,需要綜合多種因素進行考量和處理。患者應積極配合醫生的治療,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以提高治療效果和生活質量。
2024-11-27 18:49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任立存 主治醫師
淮北口腔醫院
其他
內科
-
患者您好,barrett食管是可以治愈的。barrett食管是指食管下段的復層鱗狀上皮被單層柱狀上皮所替換的一種病理現象。抗酸、抗反流為主要治療手段,可選用質子泵抑制劑,如奧美拉唑和H2受體拮抗劑,如西咪替丁及胃腸動力藥,如嗎丁啉或西沙必利治療。糾正反流后部分barrett食管上皮可逆轉為鱗狀上皮。如果內科抗酸、抗反流治療無效,則可進行胃鏡下的barrett食管治療及手術治療。內科治療過程中應定期隨訪,觀察治療后果,一旦逆轉可降低癌變危險。祝您早日恢復健康。
2024-11-28 00:4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