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黃開紅 主任醫師
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
三級甲等
消化內科
-
賁門息肉切除手術雖常見,但存在一定風險,包括出血、穿孔、感染、復發及食管反流等,需重視。身體健康為重,一旦感到不適,應及時就醫,避免自行診斷用藥帶來的風險。
2012-02-22 17:23
1.出血:術中或術后可能出血,多因血管損傷。少量可藥物止血,如凝血酶;大量需再次手術。
2.穿孔:器械操作不當可能導致,小穿孔可保守治療,大穿孔需緊急手術。
3.感染:細菌入侵引發,可用抗生素如頭孢呋辛酯治療。
4.復發:息肉切除不完全或病因未除可能復發,需定期復查。
5.食管反流:賁門功能受影響所致,可調整飲食,必要時用抑酸藥如奧美拉唑。
總之,賁門息肉切除手術有風險,但做好術前評估、術中操作規范、術后護理及定期復查,能有效降低風險。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宏杰 主任醫師
河南省中醫院
三級甲等
腫瘤外科
-
賁門息肉首先要做病理檢查,若為炎性息肉,則可能通過藥物治療而消失,且以西藥為主,中藥輔助;若有不典型增生或其它病理變化,則很難通過藥物治療而消失,最好行內鏡下息肉摘除,以防癌變。
2012-02-25 22:17
-
追問是開放提問,不一定是原來醫師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