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孫克來 醫師
曹妃甸區六農場醫院
其他
全科
-
手術后消化道出血是一種較為常見的并發癥,可能由手術創傷、應激反應、原有疾病未控制、藥物影響、凝血功能障礙等引起。需要綜合評估患者情況,采取相應治療措施,包括藥物治療、內鏡治療、介入治療、手術治療等。 1.手術創傷:手術操作可能損傷消化道黏膜或血管,導致出血。治療上需根據出血程度和部位,采取局部止血、縫合等方法。 2.應激反應:術后身體的應激狀態可能導致胃酸分泌增加,損傷消化道黏膜。可使用抑制胃酸分泌的藥物,如奧美拉唑、蘭索拉唑、泮托拉唑等。 3.原有疾病未控制:如患者術前就有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等疾病,術后可能因病情未得到有效控制而出血。此時除了止血,還需針對原發病進行治療。 4.藥物影響:某些藥物,如非甾體抗炎藥,可能影響血小板功能,增加出血風險。應停用或更換相關藥物。 5.凝血功能障礙:若患者存在凝血因子缺乏或血小板減少,會影響凝血功能。需要補充凝血因子或輸注血小板。 手術后消化道出血需要及時發現和處理,醫生會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制定個性化的治療方案。患者及家屬應積極配合治療,密切觀察病情變化。
2024-11-21 14:5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