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吳保平 主任醫師
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
三級甲等
消化內科
-
慢性萎縮性胃炎是胃黏膜上皮和腺體萎縮的疾病,病因多樣,治療方法包括藥物、飲食調整等。常見病因有幽門螺桿菌感染、自身免疫、不良飲食習慣、膽汁反流、遺傳因素等。面對身體不適,切勿拖延,應立即就醫并遵循醫囑,安全有效地恢復健康。
2014-09-10 08:03
1.幽門螺桿菌感染:幽門螺桿菌破壞胃黏膜,可通過四聯療法治療。
2.自身免疫:自身抗體損傷胃黏膜,需調節免疫功能。
3.不良飲食習慣:如長期飲酒、吸煙、高鹽飲食等,要改變習慣。
4.膽汁反流:膽汁損傷胃黏膜,可使用促胃腸動力藥。
5.遺傳因素:有家族病史者更易患病,需定期檢查。
總之,慢性萎縮性胃炎患者要積極治療,注意飲食和生活習慣,定期復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