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黃開紅 主任醫師
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
三級甲等
消化內科
-
胃部息肉是胃黏膜表面突出的贅生物,其形成與多種因素有關,包括炎癥刺激、遺傳因素、不良生活習慣、幽門螺桿菌感染、胃黏膜損傷等。治療方法需根據息肉的性質、大小、數量等而定。身體不適時,要及時看醫生,根據醫囑進行治療,切勿自己胡亂用藥。
2018-03-12 13:59
1.疾病介紹:胃部息肉多數為良性,如炎性息肉、增生性息肉等,但也有少數可能惡變,如腺瘤性息肉。
2.檢查方法:常用的檢查有胃鏡、病理活檢等,以明確息肉性質。
3.治療選擇:較小且良性的息肉,可定期復查胃鏡觀察;較大或有惡變傾向的息肉,多通過內鏡下切除,如電切、圈套切除等。
4.藥物輔助:若存在幽門螺桿菌感染,可使用四聯療法,如阿莫西林、克拉霉素、奧美拉唑、枸櫞酸鉍鉀。
5.生活注意:保持良好的飲食習慣,規律作息,避免食用辛辣刺激食物,戒煙戒酒。
6.術后護理:切除息肉后,需注意飲食清淡,避免劇烈運動。
胃部息肉不可怕,關鍵是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并注意后續的復查和生活調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