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馬松炎 主任醫師
惠州市第三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消化內科
-
脫水常見的原因包括水分攝入不足、水分過度丟失、嘔吐與腹瀉、發熱及大量出汗等,這些因素可單獨或聯合導致體內水分減少,引發脫水癥狀。自行處理身體不適可能加重病情,及時就醫并遵循醫生的治療方案是關鍵。
2018-07-24 15:48
1.水分攝入不足:長期飲食不當、飲水過少或無法飲水,如在極端環境下工作或運動時未能及時補充水分。
2.水分過度丟失:通過尿液、汗液、呼吸或糞便過度失水,如糖尿病患者尿糖增多導致多尿,或是呼吸道疾病增加呼吸頻率使水分蒸發加速。
3.嘔吐與腹瀉:急性胃腸炎、食物中毒等情況常伴有頻繁嘔吐和腹瀉,造成大量水分和電解質丟失。
4.發熱:高燒時,身體為了散熱會增加汗液分泌,導致水分流失加劇。
5.大量出汗:劇烈運動、高溫環境作業或熱性疾病時,通過汗腺大量排汗,若未及時補充水分,易致脫水。
面對脫水風險,預防措施至關重要,尤其是保持充足水分攝入,及時補充因疾病或活動丟失的水分。一旦出現嚴重脫水癥狀,應立即就醫,遵循醫囑進行補液治療。
-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