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禹安琪 副主任醫師
廣州醫科大學附屬中醫醫院
三級甲等
婦科
-
痛經,醫學上稱為痛經癥,常在月經來臨前后或期間發生腹部疼痛,嚴重時伴有惡心、嘔吐等癥狀。常見原因包括子宮內膜異位癥、子宮肌瘤、宮頸狹窄、盆腔炎癥、內分泌失調等。面對身體不適,切勿拖延,應立即就醫并遵循醫囑,安全有效地恢復健康。
2014-02-26 16:33
1.子宮內膜異位癥:子宮內膜組織異常生長在子宮外的位置,月經期引發疼痛。
2.子宮肌瘤:子宮肌肉層內的非惡性腫瘤,可能引起月經周期性疼痛。
3.宮頸狹窄:宮頸管部分或全部閉塞,阻礙經血流出,導致痛經。
4.盆腔炎癥:盆腔內的感染性疾病,如附件炎、盆腔腹膜炎,可引起痛經。
5.內分泌失調: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失衡,影響子宮收縮,導致疼痛。
痛經原因多樣,需通過專業檢查確定具體病因,進而采取針對性治療措施。常見治療包括使用布洛芬、酮洛芬、萘普生等非甾體抗炎藥緩解疼痛,必要時可考慮激素治療或手術干預。建議女性定期進行婦科檢查,及時發現并處理潛在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