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黃健玲 主任醫師
廣東省中醫院
三級甲等
婦科
-
急性宮頸炎和慢性宮頸炎在病因、癥狀、病程、檢查結果及治療方法上存在差異。身體健康為重,一旦感到不適,應及時就醫,避免自行診斷用藥帶來的風險。
2018-08-07 16:44
1.病因:急性宮頸炎多由病原體感染引起,如淋病奈瑟菌、沙眼衣原體等;慢性宮頸炎常因急性宮頸炎未徹底治療、病原體持續感染等所致。
2.癥狀:急性宮頸炎癥狀明顯,如大量膿性分泌物、性交出血等;慢性宮頸炎癥狀相對較輕,可能有白帶增多、腰骶部疼痛等。
3.病程:急性宮頸炎起病急,病程短;慢性宮頸炎病程長,病情反復。
4.檢查結果:急性宮頸炎可見宮頸紅腫、黏膜外翻等;慢性宮頸炎可能有宮頸肥大、息肉等表現。
5.治療:急性宮頸炎主要用抗生素治療,如頭孢曲松鈉、阿奇霉素等;慢性宮頸炎根據病情可選擇物理治療、手術治療等。
總之,急性和慢性宮頸炎在多方面有所不同,一旦出現相關癥狀,應及時就醫,明確診斷并進行治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