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謝芳 副主任醫師
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
三級甲等
消化內科
-
脾胃虛寒型糜爛性胃炎是一種常見的消化系統疾病,多因飲食不節、情志失調、素體陽虛等引起。治療上,應注重溫中健脾、和胃止痛,可通過中藥調理、飲食調養、生活習慣改善等方法綜合治療。具體包括中藥方劑、食療方法、穴位按摩、情緒調節、運動保健等。當身體感到不適時,務必及時就醫,聽從醫生的指示進行診治,不宜自己隨意用藥。
2018-07-27 19:18
1.中藥方劑:常用的中藥有黃芪、白術、茯苓、干姜、炙甘草等。黃芪能補中益氣,白術健脾燥濕,茯苓利水滲濕,干姜溫中散寒,炙甘草調和諸藥。這些中藥相互配伍,可起到溫中健脾的作用。但需在醫生指導下使用。
2.食療方法:可適當食用山藥粥、紅棗糯米粥等。山藥健脾益胃,紅棗補中益氣,糯米暖胃健脾。
3.穴位按摩:按摩足三里、中脘等穴位,能促進胃腸蠕動,緩解胃部不適。
4.情緒調節:保持心情舒暢,避免緊張、焦慮等不良情緒,以免影響脾胃功能。
5.運動保健:適度進行有氧運動,如散步、慢跑等,增強體質,促進胃腸消化功能。
總之,對于脾胃虛寒型糜爛性胃炎,患者應積極采取綜合治療措施,并注意定期復查。同時,要養成良好的生活和飲食習慣,避免病情加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