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靜 主任醫師
廣東省中醫院
三級甲等
脾胃病科
-
腸炎是腸道炎癥性疾病,病因多樣。治療腸炎的中藥方子有很多,如葛根芩連湯、參苓白術散、痛瀉要方、四神丸、烏梅丸等。身體不適時,要及時看醫生,根據醫囑進行治療,切勿自己胡亂用藥。
2018-07-23 08:02
1.葛根芩連湯:具有解表清里的作用,適用于濕熱型腸炎。
2.參苓白術散:能健脾益氣、滲濕止瀉,適合脾胃虛弱型腸炎。
3.痛瀉要方:可調和肝脾,對肝郁脾虛型腸炎有療效。
4.四神丸:溫腎健脾、固澀止瀉,用于腎陽不足型腸炎。
5.烏梅丸:寒熱并用,適用于寒熱錯雜型腸炎。
使用中藥方子治療腸炎需在中醫師的指導下進行,以確保對癥用藥。
-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消化性潰瘍? 消化性潰瘍主要指發生于胃和十二指腸的慢性潰瘍,即胃潰瘍(gastriculcer,Gu)和十二指腸潰瘍(duodenal ulcer,DU),亦包括發生于食管下段、胃空腸吻合口周圍及具有異位胃黏膜的Meekel憩室的潰瘍。潰瘍病是人類的常見病、多發病,十二指腸潰瘍比胃潰瘍更常見,兩者之比約為3:1。10%-15%的潰瘍病無癥狀,以胃潰瘍多見。潰瘍病的發病率男性多于女性,十二指腸潰瘍的發病率男、女之比為2:1,而胃潰瘍男女發病率幾乎相等。有1%一2%胃潰瘍可發生癌變,十二指腸潰瘍兒乎小發生癌變。消化性潰瘍的發作有季節性,秋冬和冬春之交遠比夏季常見。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