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zhí)業(yè)醫(y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希弘 醫(yī)師
家庭醫(yī)生在線合作醫(yī)院
其他
全科
-
暴瀉是一種常見的急性腸道疾病,癥狀通常較為明顯,主要包括大便次數增多、糞便稀溏、腹痛、腸鳴、惡心嘔吐等。 1.大便次數增多:患者每日排便次數可多達數次甚至十數次。 2.糞便稀溏:糞便質地稀薄,呈水樣或糊狀。 3.腹痛:多為臍周或下腹部的疼痛,可為絞痛、鈍痛或隱痛。 4.腸鳴:腸道蠕動加快,可聽到明顯的腸鳴音。 5.惡心嘔吐:部分患者會伴有惡心、嘔吐的癥狀。 6.發(fā)熱:病情嚴重時可能會出現發(fā)熱,體溫升高。 7.脫水:由于大量腹瀉和嘔吐,導致體內水分和電解質丟失,出現口渴、皮膚干燥、眼窩凹陷等脫水表現。 總之,暴瀉的癥狀多樣且可能因個體差異有所不同。一旦出現暴瀉癥狀,應及時就醫(yī),明確病因并進行相應治療,同時注意補充水分和電解質,以防脫水和電解質紊亂。
2024-11-05 08:08
-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y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暴瀉? 暴瀉病,又名暴注,是指發(fā)病突然,以排便次數劇增,瀉下急迫為特征的內科急性病證。早在《素問》中已提到針灸治療“飧泄”。而暴瀉的針灸治療,在唐代《備急千金要方·卷三十》中即有記載:“陰陵泉、隱白,主胸中熱,暴泄”。金元時期,《儒門事親》也強調灸水分對本證的良好療效,劉完素則用灸大椎的方法治療“寒熱水泄”。現代醫(yī)學中的急性腸炎、急性食物中毒,及某些腸道過敏所致的急性腹瀉均歸屬于本證范疇。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