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熊小強 主任醫師
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
三級甲等
消化內科
-
脾虛、胃寒與肺熱屬于中醫辨證范疇,分別表現為消化不良、畏寒、咳嗽等癥狀,需從調脾胃、溫胃散寒、清肺熱著手治療。行用藥存在隱患,身體出現不適時,請務必咨詢醫生,科學治療。
2018-03-21 15:45
1.脾虛:表現為食欲不振、腹脹便溏,可用參苓白術散、六君子湯等方劑健脾益氣。
2.胃寒:常見癥狀為胃脘冷痛、惡心嘔吐,建議使用理中丸、附子理中丸等溫中散寒。
3.肺熱:引起咳嗽、痰黃稠,可選用桑菊飲、麻杏石甘湯等方劑清肺瀉火。
4.生活方式調整:飲食宜溫補,避免生冷辛辣,適量運動以增強體質。
5.情志調節:保持心情舒暢,避免過度勞累,有助于臟腑功能恢復。
針對脾虛、胃寒、肺熱,采取中藥調理與生活方式改善相結合的方法,有助于恢復身體健康。在治療過程中,務必遵循醫囑,定期復診,確保療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