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祥興 主任醫師
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
三級甲等
消化內科
-
大便后有血、肛門不舒服且有排便不盡感,可能由多種原因引起,如痔瘡、肛裂、腸道炎癥、腸道息肉、腸道腫瘤等。若癥狀持續或加重,應及時就醫檢查。當身體出現異常時,應趕緊就醫,聽從醫生的指導進行診治,不宜擅自用藥。
2018-03-05 09:27
1.痔瘡:肛門直腸底部及肛門黏膜的靜脈叢發生曲張而形成的一個或多個柔軟的靜脈團。久坐、便秘等可誘發。治療可用痔瘡膏、槐角丸等,但需遵醫囑。
2.肛裂:肛管皮膚全層裂開。多因大便干燥、排便過度用力導致。治療包括坐浴、外用硝酸甘油軟膏等,用藥請遵醫囑。
3.腸道炎癥:如結腸炎,炎癥刺激腸道導致。常需抗炎治療,藥物如美沙拉嗪等,使用需遵醫囑。
4.腸道息肉:腸道黏膜表面突出的異常生長組織。可能需手術切除。
5.腸道腫瘤:惡性腫瘤會有上述癥狀,還可能伴有消瘦等。需進一步檢查明確,多采用綜合治療。
出現這種癥狀應重視,及時就醫明確原因,采取相應治療措施,同時注意飲食清淡,避免久坐,養成良好的排便習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