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浩慶 醫師
肇慶市大旺開發區醫院
一級
全科
-
胃病引發胃出血,主要原因包括不良飲食習慣、藥物刺激、幽門螺桿菌感染、胃部疾病進展以及應激反應等。治療方法通常有藥物治療、內鏡治療、手術治療等。 1.不良飲食習慣:長期酗酒、食用辛辣刺激食物等,會損傷胃黏膜導致出血。應改善飲食習慣,戒酒,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 2.藥物刺激:如長期服用非甾體抗炎藥,如阿司匹林、布洛芬等,易引發胃黏膜損傷出血。需遵醫囑調整用藥。 3.幽門螺桿菌感染:這是常見病因之一。可通過四聯療法,如阿莫西林、克拉霉素、奧美拉唑、枸櫞酸鉍鉀等藥物進行根除治療。 4.胃部疾病進展:如胃潰瘍、胃炎等疾病加重,可能導致胃出血。要及時就醫,明確病情,進行針對性治療。 5.應激反應:重大創傷、大手術等導致的應激狀態,可能引起胃黏膜急性損傷出血。需要積極治療原發病,同時采取止血措施。 胃出血是一種嚴重的胃部疾病并發癥,患者應重視胃部健康,一旦出現相關癥狀,及時到正規醫院就診,接受專業治療。
2024-10-30 21: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