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何興祥 主任醫師
廣東藥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三級甲等
消化內科
-
胃病導致貧血的情況較為常見,主要有慢性萎縮性胃炎、胃潰瘍、胃息肉、胃癌、胃黏膜脫垂等。身體不適時,要及時看醫生,根據醫囑進行治療,切勿自己胡亂用藥。
2018-01-25 22:56
1.慢性萎縮性胃炎:胃黏膜腺體萎縮,胃酸及內因子分泌減少,影響鐵和維生素 B12 的吸收,從而引發貧血。
2.胃潰瘍:胃黏膜受損,長期慢性失血,導致鐵丟失過多,引起缺鐵性貧血。
3.胃息肉:較大的息肉表面可能糜爛出血,造成慢性失血,進而導致貧血。
4.胃癌:腫瘤侵犯血管引起出血,同時影響營養物質吸收,易出現貧血。
5.胃黏膜脫垂:反復的黏膜脫垂可造成黏膜損傷出血,導致貧血。
總之,當出現胃部不適癥狀時,應及時就醫檢查,明確病因,并采取相應的治療措施。治療方法包括藥物治療,如口服鐵劑(硫酸亞鐵、琥珀酸亞鐵等)、維生素 B12 制劑;嚴重者可能需要手術治療。同時,要注意飲食均衡,多攝入富含營養的食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