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平愛忠 醫師
上海市松江區新浜鎮衛生院
一級
內科
-
病毒性肝炎患兒的家長應注意孩子的病情變化、飲食調理、日常作息、心理狀態、預防傳染等。 1.病情變化:密切觀察患兒的體溫、精神狀態、皮膚和鞏膜黃染程度、大小便顏色等。如有異常,及時就醫復查肝功能等指標。 2.飲食調理:保證營養均衡,多攝入富含蛋白質、維生素的食物,如瘦肉、魚類、新鮮蔬果。避免油膩、辛辣和刺激性食物。 3.日常作息:讓患兒保證充足的睡眠,避免過度勞累。適當進行戶外活動,但要注意避免劇烈運動。 4.心理狀態:給予患兒足夠的關愛和支持,減輕其心理負擔,幫助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 5.預防傳染:做好隔離措施,患兒的餐具、洗漱用品單獨使用并定期消毒。照顧患兒的家長也要注意個人防護,勤洗手。 總之,家長要對病毒性肝炎患兒的各方面情況保持高度關注,積極配合醫生治療,幫助患兒盡快恢復健康。
2024-10-17 18:44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肖斌 主任醫師
廣州醫科大學附屬中醫醫院
三級甲等
兒科
-
在護理病毒性肝炎患兒的過程中,家長應密切觀察病情的變化,注意精神是否有異常,黃疸是否加深。對重癥肝炎患兒應隨時注意觀察其神志、精神、面色、呼吸、脈搏、血壓以及皮膚瘀斑等變化,并注意觀察嘔吐物及大便情況和尿量的多少。若患兒突然出現神志方面的改變,須警惕肝昏迷的存在,應立即尋找醫生診治。 本病在急性期過后大都恢復順利,預后較好。但部分患者會轉為慢性或肝硬化,有的發展為重癥肝炎,則病死率較高。
2024-10-18 11:19
-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病毒性肝炎? 病毒性肝炎(viral hepatitis)是由多種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臟炎癥和壞死病變為主的一組傳染病。病毒性肝炎傳染性強、傳播途徑復雜、傳播范圍廣泛。我國是高發區,感染率為1/10,按病原學的不同可分為甲型肝炎(hepatitis A)、乙型肝炎(hepatitis B)、丙型肝炎(hepatitis C)、丁型肝炎(hepatitis D)和戊型肝炎(hepatitis E)。此外,最近還發現第6~8型肝炎病毒,分別命名為庚型肝炎病毒和輸血傳播的TTV病毒和SENV病毒。其中甲、戊肝表現為急性肝炎,病程自限性,慢性遷延。乙、丙、丁型肝炎常發展成慢性肝炎。庚肝、TTV病毒均為輸血后感染。急性病例多在2~4個月后恢復,乙、丙型和丁型肝炎易變成慢性,少數可發展為肝硬化,甚至發生肝細胞癌,重型肝炎病死率高。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