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宗利麗 主任醫師
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三級甲等
三婦科
-
直到1980年,僅有兩種典型的子宮內膜異位病灶被認識,一是深棕色或黑色病灶,稱為“活性”病灶(現一般認為黑色已不具“活性”,紅色方具“活性”),屬種植病灶,在腹膜或卵巢表面有幾毫米的損害;而是子宮內膜瘤,或稱“巧克力”囊腫,囊腫多在卵巢表面或卵巢組織內,囊液為陳舊性的積血,積存時間長后,積血變得黏稠呈暗黑色,由此形象地稱為“巧克力”。現在主要描述為三種類型的病變:①紅色病變即早期病變;②棕色病變即典型病變;③白色病變即陳舊病變。
2016-04-19 01:48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邢秀麗 主治醫師
廣州市荔灣區華林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其他
婦科
-
你好,如果從中醫角度,子宮內膜異位癥的類型有五個種,一是氣滯血瘀,最常見的類型,患者經行不暢。初時來經量少,至流出血塊后才覺得舒暢。二是寒凝血瘀,也屬常見,患者腹部冷痛,得熱才可減痛,可敷熱水袋。其他癥狀包括嘔吐、舌淡,來經量少。三是氣虛血瘀,類似寒凝血瘀的證型,多屬陽氣虛體質,患者會畏寒。四是腎虛血瘀,因先天體質不足所致,兼見不孕、頭暈、耳鳴、小便頻密等癥狀。五是瘀熱互結。
2016-04-20 06:06
-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子宮內膜異位癥? 子宮內膜異位癥是指具有生長功能的子宮內膜,在子宮被覆面以外的地方生長繁殖而形成的一種婦科疾病。在正常情況下,子宮內膜覆蓋于子宮體腔面,如因某種因素,使子宮內膜在身體其他部位生長,即可成為子宮內膜異位癥。這種異位的內膜在組織學上不但有內膜的腺體,且有內膜間質圍繞。在功能上隨雌激素水平而有明顯變化,子宮內膜異位癥即隨月經周期而變化,但僅有部分受孕激素影響,能產生少量“月經”而引起種種臨床現象。子宮內膜異位癥的臨床表現有時與病變程度很不相符,臨床表現很嚴重的患者,其病變可能是輕度的或局限的,而病變廣泛甚至盆腔解剖結構嚴重變形的患者,其臨床表現卻很少。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