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薛祖洋 醫師
冠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荔枝病”是一種因過量食用荔枝而引發的低血糖癥,涉及荔枝中的果糖、身體代謝特點、飲食結構、個人體質、食用時間等因素。 1.果糖因素:荔枝含有大量果糖,進入人體后需經轉化才能被利用,若轉化不及時,易導致血糖降低。 2.代謝特點:身體對果糖的代謝能力存在差異,部分人代謝較慢,易引發低血糖。 3.飲食結構:若在空腹或短時間內大量吃荔枝,而未攝入其他食物,血糖來源不足。 4.個人體質:兒童及部分特殊體質人群,對荔枝中的成分較為敏感,更易患病。 5.食用時間:夜間食用荔枝后,身體代謝減緩,血糖調節能力相對較弱。 總之,“荔枝病”雖不常見,但需引起重視。食用荔枝要適量,避免空腹及短時間內大量食用。尤其是兒童,更應注意。一旦出現疑似“荔枝病”癥狀,如頭暈、乏力、出汗等,應及時就醫。
2024-10-22 16:25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黃穗平 主任醫師
廣東省中醫院
三級甲等
脾胃病科
-
荔枝中含有甲基丙環基甘氨酸,能夠降低血糖,這種物質攝入過多,會引起低血壓,產生暈闕,醫學上稱為“荔枝病”。荔枝中含有大量的糖,其中果糖占絕大部分。果糖進入消化道以后,很快就被胃腸道黏膜上的毛細血管吸收入血,果糖屬于多糖,不能直接為機體利用,必須經由肝臟轉化為葡萄糖,才會直接被機體利用。一旦過量食用荔枝,便會有大量的果糖,等待肝臟進行轉化,如此一來,果糖轉化酶,就會“供不應求”。致使大量的果糖充斥于血管內,既不能及時轉化為葡萄糖,又不能被機體利用。與此同時過量的進食荔枝,影響了食欲,致使機體得不到及時的營養供應,而導致人體血液內葡萄糖不足,就會形成“荔枝病”。
2024-10-23 03: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