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秦桂華
上海市松江區九亭鎮衛生院
一級
內科
-
乳糜瀉是一種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攝入含麩質的食物后會引起小腸黏膜損傷。其發病原因主要包括遺傳因素、免疫因素、腸道菌群失調、環境因素和麩質攝入等。 1.遺傳因素:某些特定的基因變異,如 HLA-DQ2 和 HLA-DQ8 基因,增加了患乳糜瀉的風險。 2.免疫因素:身體的免疫系統錯誤地攻擊小腸絨毛中的蛋白質,導致腸道損傷。 3.腸道菌群失調:腸道內有益菌和有害菌的平衡被打破,影響腸道正常功能。 4.環境因素:病毒感染、腸道炎癥等環境因素可能觸發乳糜瀉。 5.麩質攝入:麩質是小麥、大麥和黑麥中的一種蛋白質,攝入后會引發免疫反應。 總之,乳糜瀉的發病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一旦確診,患者需嚴格遵循無麩質飲食。建議患者到正規醫院的消化內科就診,接受專業的診斷和治療。
2024-09-17 18:38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岳輝 主任醫師
南方醫科大學第三附屬醫院
三級甲等
消化內科
-
乳糜瀉又稱麥膠性腸病,是一種遺傳性疾病,對麥膠蛋白過敏而不能耐受,引起小腸的過敏性炎癥性改變,導致消化吸收不良綜合征。在北美、北歐、澳大利亞發病率較高,國內很少見。 乳糜瀉患者對含麥膠(俗稱面筋)的麥粉食物異常敏感,大麥、小麥、黑麥、燕麥中的麥膠可被乙醇分解為麥膠蛋白(即麥素),其可能為本病的致病因素。正常人小腸黏膜細胞內有多肽分解酶,可將其分解為更小分子的無毒物質,但在活動性乳糜瀉病人,腸黏膜細胞酶活性不足,不能將其分解而致病。
2024-09-17 20: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