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韓玉波 醫師
辛集中心衛生院
其他
消化內科
-
蟯蟲病的發生主要由衛生習慣不佳、接觸感染源、自身免疫力弱、群居生活以及腸道功能紊亂等因素引起。 1. 衛生習慣不佳:如不勤洗手,特別是在便后和進食前,容易導致蟯蟲卵經手入口。 2. 接觸感染源:與蟯蟲病患者密切接觸,共用衣物、被褥等,可能沾染蟯蟲卵而感染。 3. 自身免疫力弱:兒童和老年人等免疫力相對較低的人群,更容易受到蟯蟲侵襲。 4. 群居生活:在幼兒園、學校等集體環境中,人員密集,容易相互傳播蟯蟲。 5. 腸道功能紊亂:腸道菌群失調、消化功能不良等,使腸道環境有利于蟯蟲寄生。 總之,預防蟯蟲病需要注重個人衛生,增強自身免疫力,避免接觸感染源。一旦懷疑感染蟯蟲病,應及時就醫診治。
2024-10-17 11:38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岳輝 主任醫師
南方醫科大學第三附屬醫院
三級甲等
消化內科
-
蟯蟲病是由蠕形住腸線蟲寄生于人體腸道而引起的傳染病,以引起肛門、會陰部瘙癢為特點,在世界各地流行極廣。 人是蟯蟲惟一宿主,蟯蟲病患者是惟一傳染源。傳染方式有自身及異體感染兩種。自身感染系雌蟲于夜間爬行肛門,在周圍皮膚上產卵,引起奇癢,小兒用手指瘙癢而沾染蟲卵。在進食或吮吸時吞入蟲孵。蟲孵在胃及十二指腸開始孵化成蚴蟲,最后在小腸下段及大腸內發育為成蟲。若蟲孵在肛門口孵化,幼蟲可爬進肛門,侵入大腸,引起逆行感染,這兩種自身感染方式使感染加重,遷延不愈;異體感染是通過被污染蟲卵的食物、玩具經口感染,也可經口鼻、吸入飛揚的蟲卵再咽下而感染,這是造成集體和家庭間傳播的主要方式。
2024-10-17 18: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