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楊東銀 醫師
安都衛生院
一級
內科
-
月經量異常可能由內分泌失調、子宮疾病、精神因素、營養不良、藥物影響等導致。調理方法包括改善生活習慣、飲食調整、心理調節、藥物治療、定期檢查等。 1.內分泌失調:體內激素水平失衡會影響月經量。可通過規律作息、減輕壓力來調節內分泌。 2.子宮疾病:如子宮肌瘤、子宮內膜息肉等。需就醫明確診斷,必要時手術治療。 3.精神因素:長期焦慮、緊張等不良情緒可能引起月經量異常。要學會放松,保持良好心態。 4.營養不良:缺乏某些營養元素,如鐵、維生素等。注意均衡飲食,多吃富含蛋白質、維生素和礦物質的食物。 5.藥物影響:某些藥物可能影響月經。在醫生指導下調整用藥。 月經量異常的調理需要綜合多種方法,同時要關注身體變化,如有異常應及時就醫,在專業醫生指導下進行治療和調理。
2024-10-14 12:21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馮崇廉 主任醫師
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
三級甲等
中醫科
-
每個人的具體情況和體質都不一樣,月經量的多少也不一樣。一般來說,是自己跟自己比較,原來是多少,現在是多少,就可以分辨出經量是多還是少。調經方面最好用溫經湯(吳茱萸,當歸、川芎、芍藥、人參、桂枝、阿膠、牡丹皮、干姜、甘草,半夏、麥冬)。寒者熱之,如果痛經就需溫通,可用桂枝茯苓丸;月經量少則要溫補。經后可服用補氣血制品,如當歸、阿膠、烏雞、紅棗等。
2024-10-15 01:5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