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希弘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臨床上診斷子宮肌瘤,通常會綜合運用癥狀觀察、婦科檢查、影像學檢查、實驗室檢查等多種方法,包括月經改變、腹部腫塊、白帶增多、下腹墜脹、尿頻尿急等。 1. 癥狀觀察:月經增多、經期延長、不規則陰道流血是常見癥狀。部分患者還會有下腹墜脹、腰背酸痛感。 2. 婦科檢查:通過雙合診、三合診,可觸及增大的子宮及腫塊。 3. 超聲檢查:能清晰顯示子宮大小、形態、肌瘤的位置和數量。 4. 磁共振成像(MRI):對于肌瘤的定位和定性診斷更準確。 5. 宮腔鏡檢查:可直接觀察宮腔內肌瘤的形態和位置。 6. 腹腔鏡檢查:適用于有疑問的病例,可直接觀察肌瘤情況。 總之,醫生會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選擇合適的檢查方法,綜合判斷是否患有子宮肌瘤。如果懷疑有子宮肌瘤,應及時到正規醫院就診,以便早診斷、早治療。
2024-10-22 13:36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陳春林 主任醫師
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
三級甲等
婦產科
-
首先是臨床癥狀,根據向病人詢問的臨床癥狀,例如月經的情況(包括月經周期、經期、有無經量增多)、便秘、不孕、白帶過多等等癥狀進行初診。 然后醫生會進行婦科檢查,有經驗的醫生會通過觸診發現子宮增大、在子宮上出現結節,就能判斷可能患有子宮肌瘤。 第三會通過輔助檢查,通常用B超可以判斷是否長有子宮肌瘤,以及肌瘤生長的部位位置;如果對B超結果有懷疑的,可以選擇彩超,最好是用核磁共振確診,因為有核磁共振能非常清楚檢查出腫瘤生長的位置、大小,和子宮內膜的關系,是否會否影響懷孕。
2024-10-23 00: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