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詹俊 主任醫師
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
三級甲等
消化內科
-
大便出血的原因多樣,如痔瘡、消化道潰瘍、腸息肉、肛裂、直腸癌等。一旦身體出現不適,應立刻就醫,遵從醫生的指示進行治療,不宜自行開藥。
2017-10-12 04:54
1.痔瘡:是常見的肛腸疾病,可導致大便出血。治療可用痔瘡膏、槐角丸、地奧司明片等,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環,減輕癥狀。但嚴重時可能需手術。
2.消化道潰瘍: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等會引起出血。常用藥物有奧美拉唑、蘭索拉唑、雷尼替丁等,抑制胃酸分泌,促進潰瘍愈合。
3.腸息肉:息肉表面黏膜受損可致出血。一般以手術切除為主,藥物治療效果不佳。
4.肛裂:肛門裂口引起出血,伴有疼痛。可局部使用硝酸甘油軟膏、硝苯地平軟膏等,緩解括約肌痙攣。
5.直腸癌:惡性腫瘤導致的出血。多采用手術、放化療等綜合治療,藥物如氟尿嘧啶、奧沙利鉑等。
大便出血原因復雜,應先明確病因,再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法,用藥需遵醫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