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何興祥 主任醫師
廣東藥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三級甲等
消化內科
-
食道管導致拉血和吐血且止血不到,可能是食道胃底靜脈曲張破裂、胃潰瘍、食管腫瘤、凝血功能障礙、急性胃黏膜病變等原因引起。當身體出現異常時,應趕緊就醫,聽從醫生的指導進行診治,不宜擅自用藥。
2017-10-08 15:44
1.食道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多因肝硬化導致門靜脈高壓,使食道胃底靜脈迂曲擴張,容易破裂出血。治療常采用藥物止血(如生長抑素、奧曲肽等)、內鏡下止血或手術治療。
2.胃潰瘍:胃黏膜受損形成潰瘍,當潰瘍侵犯血管時可引起出血。治療包括使用抑酸藥(如奧美拉唑、蘭索拉唑)、胃黏膜保護劑(如硫糖鋁、枸櫞酸鉍鉀),嚴重時需內鏡或手術治療。
3.食管腫瘤:腫瘤組織生長迅速,血供豐富,易發生破潰出血。治療方式取決于腫瘤分期,早期可行手術切除,晚期可能需要放化療。
4.凝血功能障礙:如血小板減少、凝血因子缺乏等,導致止血功能異常。需要補充血小板、凝血因子等進行治療。
5.急性胃黏膜病變:多由應激、藥物等因素引起胃黏膜急性損傷出血。治療以去除誘因、使用抑酸藥和胃黏膜保護劑為主。
出現食道管出血且止血困難應及時就醫,進行相關檢查以明確病因,并采取針對性治療。同時,在治療過程中要注意休息,保持良好的飲食習慣。
-